全国空降同城可飞,全国同城空降

中国将成精密减速机主战场

18-06-06

    近两年,进口减速机交付周期纷纷延长,6-12个月的时间成为常态,长周期交付下国产减速机是否有机会在国内市场打开局面?

 

    国外在先进减速机设计生产生已经十分成熟,市场份额极为可观。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公司占据了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单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两家公司就占据了全球75%的工业机器人减速机市场。巨头纳博特斯克发展规划与中国市场规划预估目前工业机器人减速机种类主要RV减速机与谐波减速机为主,纳博特斯克占据了60%全球市场份额,中/重载机器人其RV减速机更是高达90%的份额,在2017年6月其RV减速机就累积生产到了700万台。该公司宣布,将向日本津市的主力工厂与中国常州市工厂投入70亿用以提升产量,预计2018年产量提升为84万台,2019年达106万台,至2020年将产量提升为120万台,常州工厂产能提升为20万台。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预测2015年减速器新增需求为23.6万套,2016年达29.6万套,2017年为36.9万套,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对减速器新增需求将达到46.2万套。在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2.7万台,工业机器人减速机市场规模将达25亿元。而按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估计,在2020年工业机器人减速机需求将为90万台(一般每台机器人用到4-6个减速器);预计在2025年工业机器人减速机需求将达到105万台,需求规模保持在75亿元以上。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机市场规模约为11.5亿元,预计在2020年规模市场扩大至40亿元,利润驱使国内资本对国产减速机的研发。外加外企龙头在减速机价格上的不一致,让国产工业机器人诚心期待国产减速机的发展。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减速机企业。

 


 

    一定程度上,那些在没有政府足够的补贴与支持情况下,还在坚持研发、生产减速机的企业是应该给与足够敬意的——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做减速机的基本都是处于亏本运营。这和国产减速机的几个问题息息相关。首先,国内减速器市场不稳定,市场对国产减速器的信任感极低,国外厂家对减速机的使用寿命保证为8-10年,国产减速机投入市场也不过4-5年,寿命还诚待时间的验证。乃至有个段子说“工业机器人出了问题,用国外的减速器的优先排除减速器出了问题,用国内减速器的优先检查是不是减速器出了问题。”实际上国产减速机的性能使用上已经可以和国外的一些产品媲美了。就近几年国外RV与谐波减速机价格下降幅度达40%-50%来看,国产减速机的确威胁到了外企的市场。目前大家默认日本减速机价格高于国产价格20%,如果差价超过30%则客户更愿意实用国产。

 

     其次,设备及研发成本高,加工制造减速机的设备极其昂贵,动辄上千万。同样有个段子说一位财经记者问减速机生厂商:“请问您融资三个亿,打算用来干什么呢?”“先把拖欠供应商的欠款、拖欠工资、奖金啥的先发了,然后还下买设备的欠款”“那剩下的呢?”老板抬起头,吐了口烟“剩下的啊,慢慢还……”再次,未实现大规模量产。事实上很多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与能力,但是出于商业的谨慎,往往根据实际订单进行生产,如此一来成本的平均就抬高了。不过随着这些年市场的试探,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量产国产减速机将出现在市场上与国外产品争夺市场。

 

     那么国产减速机的出路在哪里?量产一直是个问题,不然日本也不会将交付期延长,如果做得到产能扩大就能将自己的供货周期缩短,某种程度上这种优势是国外所不具备的。这比“压死骆驼的最后根稻草”有效的多。国产减速机在技术上真的不差国外了,就日本来说十几年前的技术领先在如今看来也是同一水准,且随着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与全面发展的重视,鼓励了一大批人才涌入这一领域。性能上国产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但噪音、发热都还有些瑕疵。RV,不过是纳博特斯克减速机的一个型号,做大做强就成了一个行业的方向,国产减速机要想突破,在减速机设计上创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做减速机的研发烧钱,单个企业很难做到突破性进展——联合产业链与同行不失为出路。要知道巨头也是这样联合起来的。

 

    同时在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强化产业创新能力纳入五大主要任务,对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健全机器人创新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构建检验认证等方面着手,完善机器人协同创新”列为国策。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的增加,国内减速机市场及技术的利好双向辅助,2018年国产减速机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年增速将超25%,减速机的未来是担当同时也是光明。 

返回顶部 ↑
全国空降同城可飞